第一階段:認識SDGs與議題探究
SWOT分析、永續發展人事物蒐集和分析、記敘文章寫作練習、訪談技巧練習與模擬訪談等,這個階段的學習目標為使學生具備足夠的先備知識和取得相關的實用資訊,並為後續的學習專案(Project)做好準備。除了課堂中的分組活動外,我也透過陶倢老師和基金會的資源,進行專家講座,讓學生了解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和社會影響力。
第二階段:新莊在地人物訪談
要將永續發展在地化,就必須先了解在自己生活的這個地方,有哪些人、哪些團體正在付出和努力經營,因此我請學生根據第一階段的資料和分析,分組尋找在地從事永續發展活動或相關的人物或組織,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並分析訪談內容,撰寫成人物專訪文章。學生尋找適合的訪談對象的過程並不一定順利,因此我事先透過新莊社區大學,和一些組織團體取得聯繫,如新莊濕地服務隊、新莊故事遊藝隊等,讓學生作為參考,最後,七組學生也都分別找到符合自己設定主題的訪談對象,包括新莊藝文中心、惠瑜慈善協會、國際特赦組織成員、甚至社區清潔阿姨和本校校長都被邀請進行訪談。選定好訪談對象後,學生們便開始進行訪綱撰寫和事前準備,如填寫訪談參與同意書、製作感謝狀和約定訪談時間地點等。
各組完成訪談後,我接著帶領學生進行訪談逐字稿的編輯和編碼(Coding),將訪談資料作質性分析,整理成不同重點的表格,學生們在重新審視訪談內容的同時,也能更了解在地永續發展的現況和問題解決的困難,再依據整理好的表格寫成人物專訪的文章,並將各組的人物專訪連同初步的SWOT分析匯整成「新莊永續誌」的書籍內容,雖然實體書籍最後並無法如預期完成,但所有文章作品都以電子書的形式留下成果。
第三階段:Podcast節目錄製
課程的最後階段,我希望學生將在這學期課堂上所探討的議題,透過媒體平台傳遞給大眾並產生社會影響力,同時讓學生有機會訓練英文口語表達與敘事能力,因此我請學生將人物專訪和問題解決的內容,以Podcast 的形式錄製並上傳至Spotify平台,各組再利用社群媒體推廣宣傳自己的頻道,以吸引更多聽眾聆聽。而除了創建自己的頻道之外,我也藉由陶老師的牽線,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的節目主持人聯繫,並帶著學生前往電台錄製「空中思辨小學堂」的節目,透過不同管道,讓學生得以針對不同議題,向社會發聲。
上圖為電台錄音和小組錄製Podcast的側拍記錄
這次課程對我和學生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學生第一次實際深入探討SDGs這個他們很常聽到卻又未必那麼了解的名詞,我也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斷根據學生的學習成效和反應做出調整,課程成果雖然有些未竟之處,但我認為這是一次有趣的嘗試,期望學生們因為這堂課,在心中種下永續發展與行動的種子,在未來將持續生根發芽、成長茁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