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名聰|永續青年檔案
中華少年成長基金會董事長。
永續教育家、教育連續創業家。
在教育領域移動了二十多年,帶領青年成為領袖、領袖成就未來。
美國川普政府上任以來,全球政治與經濟格局劇變。各國原本在永續發展議題上建立的合作機制,也面臨著不確定因素而延宕。這些變局不僅影響了國與國之間的經貿及外交互動,更直接衝擊了我們共同守護地球家園的努力。對於正處於成長關鍵時期的青少年而言,這既是一個現實與挑戰,也是寶貴的學習與成長機會。雖然環境與永續的議題在政經風雲中面臨波動,但永續發展的根本理念——保護我們唯一的地球——卻不會因為政權更替而改變。
首先,川普政府推動的“美國優先”政策和單邊主義立場,使得國際合作機制受到影響。許多跨國協定和環保計劃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斷層。當大國採取保護主義策略時,全球在氣候變遷、資源共享等議題上的協調合作也會隨之陷入不穩定。對於我們這一代正在成長的青少年來說,這提醒我們必須提前了解國際局勢如何影響到環境政策,並從中學習如何用全球視野看待正在發生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教育方針從考試領導教學,遷移至以社會問題作為媒介學習問題解決技能,原本由大人們主導的國際永續議題推進工作,也逐漸延伸到青年與青少年的學習領域。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更是推動社會改變的重要力量。儘管你們目前處於學習與探索階段,但正是在這個時期,培養對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的關注與實踐意識,將對未來的準備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一直強調,每個青少年都可以成為推動變革的種子,用行動來響應對地球負責的呼喚。
那麼,在這樣動盪的時代,青少年該如何自處並突破重圍持續破浪前行呢?
1. 培養全球視野與跨文化理解
面對國際政治環境的變化,我們需要學會從更廣闊的角度看待世界。通過閱讀、參與交流活動或國際合作計畫,青少年可以逐步理解不同國家在環保與永續議題上的立場與做法。這種跨文化的認識,將幫助你們在未來成為能夠跨越國界、連結多元觀點的全球公民。
2. 從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理念
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遷,我們都可以從自身做起。節約用水、分類回收、減少塑膠使用、落實循環經濟等行為,都是每個人能夠實踐的永續生活方式。對於青少年來說,這不僅是環保的開始,更是一種責任感的養成。中華少年成長基金會也會提供相應的資源與活動,持續幫助青少年在實踐中學習與成長。
3. 利用創新科技促進環保行動
現代科技為我們提供了許多解決環境問題的工具與平台。無論是環保APP、線上環保社群,還是各種數據分析工具,都可以幫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環境問題,並以創新方式提出解決方案。學校和社區應鼓勵同學們積極應用這些科技項目,從而在實踐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4. 積極參與公共議題與社區活動
在國際局勢動盪的時候,社會各界的參與顯得尤為重要。青少年可以通過參加環保講座、志願服務或社區論壇,增強對永續議題的認知,並學習如何將個人力量轉化為集體行動。這種自下而上的參與,不僅能夠提升個人的領導能力,更能為社會帶來真實的改變。
5. 保持學習與反思的態度
面對複雜的國際局勢與多變的政治環境,保持持續學習和反思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青少年應該多關注國際新聞、參與討論,並通過學習歷史與現實案例,理解環境保護與國際政治之間的關聯。這樣的知識積累與思考,將為未來參與公共事務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總之,雖然川普時代的政治變局給全球永續合作帶來了不少挑戰,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會因此改變。對於12至18歲的青少年而言,這正是一個培養責任感、提升全球視野和實踐永續理念的最佳時期。地球只有一個,而保護地球、推動永續發展的信念,應該成為每個青少年心中堅不可摧的信念。中華少年成長基金會期望,每一位青少年都能以積極、創新和負責的態度,迎接未來的挑戰,成為引領全球永續發展的新生力量。
